2020.07.23 17:03
在泰國創業一年多了,在創業以來,陸陸續續請了幾位員工,從國中畢業到頂大畢業都有。
在工作上,也有分為辦公室和遠端工作兩部分,所以目前正在學習如何更有效的管理當地員工。
在學習管理的過程中,不時會想起以前在越南外派的情況,進而比較泰國與越南兩地的差異。
管理異國員工/下屬時,語言的差異其實不是最大的問題,文化差異才是外派最需要克服的挑戰。
當我們用台灣人的思維管理當地人時,大概只會讓自己和同事們產生內傷。
今天就趁著空檔打個小短篇,順便發洩一下近日的無奈。
(以下就自身經驗為主,但不代表全部的越南人/泰國人。)
--
首先,對於任何想要投資、創業的,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薪資。
但薪資僅供參考,仍會根據地區、工作能力、學經歷等而有所差異。
越南/泰國- 薪資概況
在東南亞,最低薪資沒有太大參考價值,根據能力、工作屬性不同,縱使是大學畢業生,薪資差異化也蠻大的,但整體而言越南薪資約為泰國薪資8~9折。
泰國
目前最低基本日薪是大約331台幣/天,折合月薪不到一萬。
但如果今天我要聘請一位只有國中學歷的客服,我開一萬,大概沒人要來,一樣是一萬,可能寧願去百貨公司站櫃滑一整天的手機。
但開一萬二,就可能很多人有興趣了。
另一方面,如果要請英文普通、無特別專長的大學應屆畢業生,有時候一萬二也找的到人,但普遍落點是一萬五~兩萬台幣。
如果要聘請有突出能力、日文精通的大學畢業生,身邊聽到的起薪也有到三萬五。
越南
就我觀察下來,若聘請到相同能力的人,越南的薪資落點在泰國的8~9折左右就可以請到人了,整體而言越南薪資還是相對泰國低一些。
越南/泰國- 抗壓性 & 慣性
接下來我要講越南人和泰國人的差別,最大的差別絕對是抗壓性和社會氛圍。
泰國、越南城鄉差距非常大,就主要城市的上班族,以及我遇到的人來說
越南人> 直來直往、抗壓性高、勤奮
泰國人> 內斂、內心較容易受傷、比較傾向舒適的工作
完完全全適用在我職涯中曾經管理的當地人。
越南
或許是越南正在處於開發中的階段,普遍生活環境較沒那麼好,年輕一輩在挫折容忍度上較高,加上外資近期投資傳產居多,當地優秀人才也不排斥到工業區。
在和越南人的溝通上,越南人也是比較直接的,相信有到越南旅遊的,都曾經被當地店家兇過……。
另外,就以前上班環境來說,部門有許多大學、專科畢業生。
大部分都會基本的外文,有些甚至中文、英文都很強。
薪資雖然不高,但每一位都蠻努力的,穩定性也高,同一份工作可以做到4年以上的也很多。
(但現階段越南發展快,跳槽的比率也會因工作機會增多而提高)
泰國
泰國因為長年旅遊業的發展,觀光區造就了許多「相較舒適」的生活環境及工作職缺,加上外商投資較早,年輕一輩比較不會往工業區工作。
在相同的薪資下,會比較傾向服務業。
而在普遍服務業薪資沒有太大的落差之下,年輕人對同一份工作的穩定性比較不高,心情不好換工作就好。
(但這次肺炎疫情也讓泰國觀光業重挫,大批民眾失業也是一個警惕,希望泰國可以發展多元經濟)
另外,大家想到泰國,就是輕聲細語的微笑國度,沒錯。
泰國人從小被長輩教導著禮貌,所以其實很注重輩分上的禮節、人與人的禮貌。
但這也是讓我在一開始比較不能適應的部分,因為完全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。
其實我覺得台灣人也是很有禮貌,但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平易近人的。
泰國人的禮貌,讓我覺得比較偏向日本人。
表面上都很客氣、很有禮貌的說好,但結果往往出乎意料。
(這部份很日本人,但做事情又沒有日本人的拘謹…..)
讓我無法理解的泰國人
案例一、 曾經有遇過剛來上班的員工,第二天就請假說媽媽身體不舒服,還說隔天會來上班。
結果第三天就又說媽媽身體不舒服,所以以後不方便來上班了。
案例二、也有遇過在發薪日當天,詢問工作狀況,員工滿腔熱血的說下個月要如何讓工作做得更好,很喜歡這份工作。
結果凌晨三點傳訊息說要到外縣市,所以要辭職了.......。
事後種種跡象才發現是預謀離職,讓我傷心了一陣子,因為共事過程中,員工表現積極,自己也是對員工動用了真情及信任。
(後來發現身邊許多在泰國創業的朋友都有遇過這種消失的員工)
泰國人普遍在職場上都是較內斂、自尊心較高,一責罵可能心靈受傷,隔天就不來上班。
當一群員工領到薪水,其中沒有被加薪的,就會比較難過,隔天就會身體不適不來上班一天。
也有遇到犯錯被糾正,隔天就會馬上身體不適請假一天的。
泰國員工的身體不舒服,其實都是心理不舒服。
讓人能直接坐在情緒搖滾區的越南人
越南人比較偏向硬碰硬,有時候也會跟主管/同事對嗆,以前在辦公室大小聲、吵架是常態,但通常脾氣來的快去得也快,在管理上就比較像管理一群叛逆的學生。
相對而言,對挫折容忍度還是比泰國人高(很多),面對錯誤上的糾正,也比較不會玻璃心,大概就是聽一聽,但要不要改進之後再說。
如何更有效的管理當地人
其實以上的經驗都是個人經驗,每個國家都有負責任、內斂、直接的人。
說真的,很多台灣主管、老闆在管台灣人都很頭痛了,更不用說面臨文化差異的外派同事們。
有時候真的是想破頭也想不出來
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?
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錯都能犯?
為什麼這種態度?
為什麼講這麼多次了還是繼續錯?
為什麼有問題都不說?
為什麼都這麼散漫?
為什麼喜歡慣性遲到? (泰國人99%會推給塞車)
種種的為什麼,讓前陣子快被員工們搞到失眠的我,能給各位外派主管最大的建議就是,還是好好管理自己的EQ,看開一點比較實際。
雖然真的很困難,尤其面對有經濟壓力的創業人們。
針對管理泰國人,不管是國中畢業的包裝妹妹們,還是頂大畢業的行銷團隊們,真的還是有一個很長的路要走,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溝通、釐清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。
雖然之前在越南當幹部,偶爾面對管理當地人就很頭痛了。
但在角色的轉換上,主管變成老闆;越南人變成泰國人,在整個溝通上都還有很多的地方還需要學習。
後來可能想一想,自己也是個新創公司,制度也比不上大公司,就算薪水再好,員工可能也會看不起吧。
如果有一個當地人幫忙,真的是會再輕鬆不過了。
或許最後還是要反省改進的是自己,既然改變不了員工,就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。
外派真的很辛苦,海外創業更是。
尤其是這段時間疫情,大部分的人都不能回台灣、不能正常出遊,看著在台灣的家人朋友每個都在開心使用振興券旅遊。
有時候想來想去,即將滿27歲的我,突然會沒什麼雄心壯志,只想回台灣找個工作,過個周休二日陪家人爬山的人生。
疫情讓人都不能回家,真的是辛苦每一位外派的人了。
外派真的很辛苦,辛苦了。